突破“转型”重压,这支康复团队正在重焕生机
它是隐形而低调的存在,常常因偏见和认知不足,变成众人眼中“可有可无”的科室;它又是很多科室治疗的重要助攻方,拥有抚平伤痛的“神奇魔法”,它就是长春市第二医院翔运院区康复医学科。这支由负责人王微微带领的康复医疗团队,凭借一颗守护健康的炽热初心,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强科学、精医技、优服务,推动医院康复医疗迈上新台阶。
艰难起步:新兴学科,步履维艰
康复医学是20世纪中期才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是对人体的功能障碍进行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医院虽然早在2004年创建科室,但起步晚、底子薄,加上公众对康复医学普遍缺乏了解,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医生和护士,在小小的治疗室里提供传统中医针灸治疗服务,科室发展步履维艰。面对困境,康复医学人并没有停下投身康复事业建设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进行探索实践。
探索发展:乘风而起,奋力逆袭
从曾经寂静的治疗区,到如今熙熙攘攘的“生命绿洲”,康复医学科仅用短短数年就实现了从弱到强,从“小康复”向“大康复”的改革、突破,逐渐走上一条成熟的现代康复医学发展之路。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患者对康复医疗的需求日益增加,医院决定升级重组康复医学科,精研医理、勤于实践,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王微微,成为科室负责人。
为了提升技术能力,王微微身先士卒,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进修班,系统学习相关知识并考取了康复技师证,希望发挥自身榜样力量,带动团队发展。将“临床和康复,一个治病救人,一个提高生存质量,二者缺一不可”的理念,深植科室医务人员心中。
重组伊始,科室硬条件薄弱、软实力不足,大家集思广益、重新布局、升级改造,引进一大批先进智能康复医学设备;团队建设上,科室广纳人才,鼓励青年骨干医师外出进修,不断精进技术。
为了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综合治疗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康复医学科成功加入吉林省康复医学专科联盟并成为首批成员单位,希望通过平台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学科建设协同发展。
转型升级:从“小”转“大”,整装待发
2024年4月,康复医学科全新启航,它拥有60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康复治疗大厅,重新规划单独设立的康复评定室、理疗室、中医传统康复室、运动疗法及作业疗法室、言语及吞咽认知功能室等多个诊疗室,为患者提供了更为舒适、人性化的就医体验。
目前,该科室已形成中西结合康复治疗的特色服务模式,通过传统中医针刺、推拿以及中药贴敷等方法,配合多种仪器进行物理训练及治疗,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康复医疗服务。
康复医学科现拥有丰富治疗经验的医、技、护人员共11名,临床主要开展神经系统及骨伤等方面疾病的治疗,尤其在治疗痹症、中风偏瘫、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下颌关节炎、偏头痛、呃逆、功能性便秘、失眠、眩晕、耳聋耳鸣、带状疱疹、颈肩腰腿痛、骨折术后等疾病方面,均有显著效果。
“康复医疗的价值,就是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功能受限患者重拾生活信心,走出病痛阴霾,是我们推动康复医疗服务,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最终目的。”秉持着这个服务理念,长春市第二医院翔运院区康复医学科抢抓时代机遇,正向着“大康复”模式迅速迈进。展望未来,科室全体医务人员将在康复医学道路上不断创新探索,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康复诊疗模式,成为医院特色服务的康复医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