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脑梗频发元凶,这种治疗为大脑黄金救治加时
“一人中风,全家发疯。”这句在卒中领域家喻户晓的话,自从蒋大爷(化名)患病后,他的家人已经听过无数遍了。好在每次都送医及时,治疗后并没有对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但随着7月份的第三次入院,家人不由得心惊肉跳起来,生怕这句话应验了……
脑梗一再复发是为何?,抽丝剥茧寻根源
再次见到蒋大爷时,长春市第二医院翔运院区神经消化内科副主任肖俊英丝毫不感到意外,这已经是其近一个半月来第三次发病。被家属用轮椅推来时,蒋大爷除了之前的右侧肢体不灵活、言语不利的症状外,这次还伴随出现右面部口眼歪斜、神志变差的表现。经影像学检查,医生在蒋大爷颅内发现了新病灶。
为何患者在短时间内频繁脑梗?这一切也是有迹可循的。早在初次接诊时,医生了解到长期患有高血压的蒋大爷,一直未能保持规律服药。当时头颅CT已检测出其急性脑梗死部位,为了更好地预防脑梗再次发作,医生曾建议家属为蒋大爷做进一步血管检查,但家属见患者除右侧肢体无力外,其他机体功能未对日常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出于年龄考虑,决定采取保守治疗。医生采取药物和疏通血管等治疗方法,缓解了蒋大爷的病症。病情好转后,蒋大爷回家休养,但他们却不知道,这样做并不能完全避免卒中反复发作,就此埋下隐患。
小导管、大作用,介入打通大脑“生命线”
鉴于蒋大爷来院时的症状表现,科室主任林静姝、副主任肖俊英向家属讲明病情恶化的危害后,随即与导管室负责人进行会诊,决定为患者安排造影检查。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情况紧急,考虑同步进行脑血管介入治疗。经过医生与患者家属协商沟通后,家属同意了治疗方案。蒋大爷刚被推进导管室,张华医生立即为其进行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狭窄闭塞。而正是由于这种慢性闭塞,使得左侧大脑半球的血流灌注逐渐减少,血管纤细脆弱,时不时发生脑细胞缺血坏死,并出现右侧肢体的乏力、麻木等症状。
▲ 支架植入前照片:左侧颈内动脉起始端闭塞
▲ 支架植入后照片:左侧颈内动脉起始端血流恢复状态
找到脑梗频繁复发的病因后,介入团队马上针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评估,认为“脑血管造影术+经皮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可从根本上解决梗塞问题。于是,在导管室负责人的带领下,介入团队在患者入院的当天下午,就对其实施了介入治疗。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患者闭塞的血管顺利开通,血流瞬间恢复,麻醉复苏后的蒋大爷说话清晰,口眼歪斜的症状也消失了,待右侧肢体经过康复训练后恢复如常,便可顺利出院。
脑梗反复发作勿轻视,“超时间窗”可采用介入治疗
针对上述案例,肖俊英副主任表示,在发生急性脑梗后,有些患者通过药物溶栓等保守性治疗并没有获得明显效果,或是患者反复发病、病情较为危重时,需根据其身体状况尽快采取介入治疗。它可在错过静脉溶栓黄金时间窗口期后,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抢夺“超时”时间,减少患者死亡和功能残疾的发生率,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