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分夺秒!70岁急性脑梗死患者重获“新生”
“林主任,咱们科门诊来了一位70岁的患者,右侧下肢无法活动,目前已经无法行走了。”6月18日12:30左右,长春市第二医院翔运院区神经消化内科主任林静姝接到门诊当值医生史长卓的电话。
“立刻收入科内,我马上向院里申请开辟绿色通道。”听完史长卓医生的描述,林静姝主任初步判断患者可能是急性脑梗死。放下电话,林静姝主任和倪广艳护士长,一同赶回神经消化内科门诊,一场争分夺秒的救治就此展开……
开辟绿色通道,为患者赢得救治时间
林静姝主任赶到门诊了解到,患者顾阿姨(化名)患有高血压。6月17日,她到省外旅游,当晚突然感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活且右下肢抬起困难。顾阿姨以为是劳累所致并没有在意。18日早上,她醒来后发现右侧肢体已经无法活动且无法行走,并出现言语不清症状。她这才意识到疾病的危害性,于是立即返回长春,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长春市第二医院翔运院区神经消化内科就诊。就诊绿色通道已经开通,林静姝主任立即联系影像科为患者做头CT和头部核磁血管成像。为节省时间,倪广艳护士长陪同家属一起用轮椅推着患者来到影像科,并协助家属将患者搀扶到仪器上。
影像科主任刘宁宁为患者进行了详细的头CT和头部核磁血管成像,并第一时间将检查结果送到神经消化内科。
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林静姝主任、肖俊英副主任与科内医生会诊后,初步诊断患者为急性脑干梗死。由于距患者第一次发现症状时已经时隔15小时,早已超过静脉溶栓的最佳治疗时间,只能进行脑血管介入治疗。林静姝主任向家属详细介绍了治疗方案,家属考虑后同意介入治疗。
血管造影术+动脉溶栓术,令患者症状缓解
林静姝主任将顾阿姨护送到导管室,张华医生立即为其进行血管造影。通过检查发现患者左侧椎动脉特别纤细,右侧椎动脉则很狭窄,导致其整个后循环供血不足;脑部有一个血栓斑块脱落,导致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这也印证了林静姝主任和肖俊英副主任会诊时的诊断。
随后,张华医生为顾阿姨进行动脉溶栓。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奋战,溶栓治疗顺利完成。
次日,林静姝主任和肖俊英副主任在查房时详细询问顾阿姨的恢复情况。顾阿姨表示,她右下肢已经可以正常抬起,也能正常说话了,症状得到缓解。在交谈过程中,林静姝主任询问顾阿姨为何没有在旅游地进行治疗。顾阿姨表示,长春市第二医院擅长治疗老年疾病,在家乡的医疗机构治疗,她更放心。
听到患者真切的回答,病房内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深受感动。林静姝主任对顾阿姨的信任表示感谢,叮嘱她继续配合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并祝她早日出院。
特别提醒,及时就医方可赢得最佳时机
肖俊英副主任表示,急性脑梗死一般会出现偏瘫、一侧肢体无法活动、言语不清等先发症状。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及时到专科医院治疗,赢得最佳治疗时机,从而最小程度地降低疾病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