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人心!我院首例心血管再通手术成功实施
“患者一切生命体征正常”“好,手术结束!”当孙良医生和团队成员将赵阿姨缓缓推出导管室时,等待已久的家属立刻围了上去。当听到手术成功的消息时,家属激动地握着医生的手不住道谢。此时,手术团队成员也很激动,因为这台手术不仅使一名右冠状动脉近段慢性闭塞患者转危为安,也标志着长春市第二医院心血管再通手术实现“零的突破”。
病情严重,68岁患者因胸疼前来就诊
68岁的赵阿姨患有多年的慢性病。2023年末,她突然出现胸部疼痛,本想去医院看看,可过了几天,胸又不疼了。就这样,反反复复地胸疼,赵阿姨也没有当回事。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2024年5月上旬,赵阿姨的胸痛突然愈发严重,疼得她无法入睡。家人听闻长春市第二医院翔运院区中西医结合科比较擅长治疗老年慢性病,于是便带赵阿姨前来就诊,副主任医师孙良接待了他们。
急需手术,将心脏闭塞的血管打通
在造影室,孙良医生通过造影检查,发现赵阿姨心脏的三条血管,右冠状动脉闭塞,两条左冠状动脉均严重狭窄。此时如果左侧冠状动脉发生闭塞,将危及患者生命。病情十分危急,需要手术治疗。考虑到赵阿姨年事已高,孙良医生立即与科室成员进行会诊,确定手术方案。经过严谨的讨论,最终决定为赵阿姨实施心血管再通手术。在征得家属的同意后,孙良医生与手术团队紧锣密鼓地准备,仔细推敲每一个手术细节,并做好应急预案。
精确操作,打通血液的“生命隧道”
5月20日,医院导管室内,手术正式开始。首先,孙良医生用导丝将闭塞的血管开通;其次,再将血管狭窄处用支架支起来,进行血运重建。导管室内,医生在紧张忙碌中。导管室外,家属在焦急等待着。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奋战,手术成功结束,赵阿姨闭塞的“生命隧道”得以再次开通。
难上加难,再通手术好比细线穿孔
心血管再通手术的难度就好比手握细线在肉上穿个孔。孙良医生介绍,这种手术的难点主要有两个。首先,对医生操纵导丝的技术要求很高。导丝是一根细如发丝的钢线,医生需要在仪器的辅助下慢慢将导丝准确地送到血管闭塞端。由于这些细血管都分布在心脏周围,稍有差池便会造成严重后果。其次,一些患者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血管闭塞时间久了会形成钙化,导致导丝无法穿透闭塞端。这时,医生只能采用逆打通的方法,从闭塞血管另一端绕过来。这种方法可能需要医生尝试多根血管,非常考验人的耐心。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艰辛是看不到的。比如因精神高度集中导致汗水湿透了手术服,比如因导丝无法穿透闭塞端而承受的内心煎熬。不过,凭借高度的责任感和惊人的意志,医生们克服种种困难,在与病魔的较量中获胜,最终创造了生命奇迹。
巩固效果,护理工作同样重要
导管室护士荣晶表示,做好护理工作、巩固术后效果是患者康复的关键。首先,将患者推回病房后,要严密监视其生命体征,随时观察血压脉搏体温的变化。其次,注意患者术侧肢体的护理。定时调节加压止血带,每两个小时调节一次,避免压迫血液流通。再次,做好抗凝护理,预防患者术后血栓。最后,做好出院指导,叮嘱患者做适当的体力活动,定期来门诊复诊,并进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它强任它强,清风拂山冈。它横任它横,明月照大江”。面对疑难杂症,长春市第二医院医生迎难而上,用技术和强大的意志以不变应万变。此次心血管再通手术的成功表明医院医生技术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全院医生将以手术团队为榜样,努力钻研技术,探索更具疗效的方法,力争创造新的奇迹!